辽宁省
云南日报记者 蔡侯友 沈迅
11月8日,市委、市政府在巧家县举行2021年第四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全市1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省建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晓方,师逸、张益强、胡波、胡江辉、戈昌武、夏林、张华昆、王斌、夏维勇、郝流勇、郭晓东等领导在主会场出席开工仪式。
各县(市、区)要以最有力的措施推进项目建设,精准调度,排忧解难,确保项目建设无障碍推进。此次开工仪式在巧家县北门滨江景观旅游中心项目现场设主会场,在其余10个县(市、区)分别设分会场。开工仪式前,相关与会人员调研了全市2021年第四季度集中开工项目情况。此次开工仪式的目的在于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重点项目工作现场推进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全市常态化谋划项目、推进项目的意识,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加快推进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市委书记郭大进在主会场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开工。
17个项目开工建设,必将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坚强支撑,为昭通构建迭代产业体系、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蓄积新能量。项目开工只是第一步,加快建设还需硬功夫因为,我知道,支撑她的不仅是崇高的记者职业,更重要的还有心中那份永不泯灭的新闻理想。
我想,不管媒体形势如何风起云涌、变幻莫测,记者心中的新闻理想都不应该改变,对新闻阵地的坚守都不能改变,你从事这个职业,就应该热爱这个职业,只有把饭碗当成事业来干,才是你对新闻这一行最本真的认知与理解,你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人民群众的信赖。7月份是盛夏,但那里的白天最高温度却只有10℃左右,到了晚上就会降到0℃以下。我知道,妙手不一定就能够著出华章,但铁肩担道义的信条会深深根植在每一位有理想的新闻人心中。多年前,只知道理想,不懂得新闻。
31年,应该是一个襁褓之婴成长为孔武有力壮年男子的一个过程,而我一直认为,我对新闻的理解还很肤浅,我还没有真正地走进新闻的内核,没有走到新闻事业的制高点。我常常这样问自己,这么多年来,是什么让我如此执着,如此痴迷?经历了诸多风雨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除了作为一名记者的良知和责任之外,我想更多的就是那份坚持多年永不泯灭的新闻理想。
寒冷、缺氧,让边防战士的皮肤变成了高原红。离别的时候,女记者忍不住又哭了。因为,那些有着不寻常经历的人,曾经被人们称为的弱势群体,他们苦难和奋进的另一面却写满了坚强。(记昭通日报全媒体者 刘建忠)
那年,他遇到了昭通财贸学校的美丽女孩罗祖洋,两人暗生情愫。转眼,辛顺潘和罗祖洋已经风风雨雨地走过了整整32个春秋,面对这32年来的一路艰辛、一路坎坷、一路奋斗的岁月,两人脸上写满了幸福。1995年,妻子下岗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辛顺潘的肩上。那一刻,别提有多开心了,他修养了后罗祖泽身体才慢慢康复。
在辛顺潘父母住院期间,罗祖洋做好饭后,就由女儿牵着她把饭送到医院。1987年,两人完成学业后分别被分配到了绥江县公安局和绥江县外贸公司工作。
然而,第二天,为了女儿的事情,罗祖洋不得不外出,下雨,打不着车,罗祖洋摸索着花了近3个小时,终于回到了家,由于衣服裤子全湿,她感冒住进了医院。十余天后,当辛顺潘圆满完成工作回来时,71岁的母亲已不在人世了。
1998年,自强不息的罗祖洋被推选为昭通市盲人协会副主席、绥江县盲人协会主席。而罗祖洋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坚强,为婆婆喂药、送饭。罗祖洋在学习中不断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走出阴霾。据邻居周光平回忆,在1992年12月的一天,罗祖洋为给自己的女儿做点吃的,在换蜂窝煤时连续戳烂了11个蜂窝煤,最后火被弄熄了,罗祖洋觉得自己很没用,差点做出了傻事。开了按摩店后,只要没有任务,他都会接送妻子回家。1989年,他们走进了婚姻殿堂。
谈及此事,罗祖洋说:我不怨他,我知道公安工作的艰辛,他是一名警察,他的职责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一方平安。但是,倔强的罗祖洋好不容易找到自食其力的路怎么会舍弃?学有所成后,罗祖洋在县城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店铺,经营起了一家盲人按摩店,不仅如此,他们还用各种方式关心资助残疾人,接纳他们到自己的店里工作。
相依相偎 风雨同舟32年作为一名警察,我可以为自己的工作打90分。突发脑梗 盲妻坚守病床自从选择和辛顺潘牵手,罗祖洋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安心工作,家里有我。
2001年的一天,辛顺潘的父亲在街上散步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摩托车撞倒。辛顺潘送罗祖洋到昆明学习按摩时,看到学校的条件很艰苦,怕她找不到厕所,找不到打饭的食堂,就说:咱们回去吧,日子虽然苦点,我养你。
在妻子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辛顺潘四处筹借治疗费为妻子做手术,可是术后,妻子摘除肿瘤却从此双目失明。罗祖洋说:为此,我伤心、难过甚至想过去死。(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娟)。当时,辛顺潘正出差在外办理案件,无法抽身,只能交代罗祖洋照顾好父母。
罗祖洋在病榻前也整整坚守了12天,每天她都会用自己的技艺悉心为辛顺潘按摩,在耳畔讲述着前些年他们之间的故事,在妻子的精心照顾下,12天后,辛顺潘竟奇迹般地苏醒了。在场的母亲受到惊吓,两位老人双双住进了医院。
这样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月。一听到丈夫说工作,罗祖洋没有再坚持,因为她理解丈夫的工作,为了确保一方平安,为了自己那个小家庭,她别无选择。
回忆起那段日子,罗祖洋感慨万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幸福的日子在1992年9月26日这天被打破,罗祖洋被检查出患有脑肿瘤。
肿瘤手术成功率非常低,且费用昂贵,如果不做手术,就会有生命危险。他提着喷水壶在自家阳台上浇花,汗珠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看着湿淋淋的九月香,他幸福地说:养花的过程,犹如陪伴妻子的过程,在困难的时候给她浇水给她温暖……妻子双目失明 携手走出阴霾1985年9月,辛顺潘考取了昭通市人民警察学校。妻子劝他休息,可他却对妻子说:这次我病倒,已经给组织上添了不少麻烦,现在好点了,应该为组织分忧,为乡亲们做点事。在罗祖洋的记忆中,她最怕的就是给保温瓶灌开水,已记不清因为灌开水被烫伤多少次,留下了多少伤痕。
还有就是换煤炉的蜂窝煤,她找不着蜂窝煤的孔洞,要么就是蜂窝煤被戳烂,要么就是把火熄灭。我要把养花的喜悦扩大,我要把平静的幸福延长……辛顺潘说。
有一次,半夜出警,要求到永善县去围捕一个投毒案的嫌疑人,叫辛顺潘马上出发。2005年,辛顺潘被市公安局抽调到外县搞执法测评,当时,辛顺潘的母亲病倒瘫痪在床,他没有向组织诉苦,而是将照顾老人和女儿的重任交给了盲妻。
辛顺潘在谈及妻子时,眼里总会流露出愧疚的眼神。接到电话的他,却难以向妻子开口,他知道她行动不方便,衣食住行难,而这一去可能就是10多天,甚至更长。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